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怀揣但愿教诲改良再度出发:以民为本 不破不立

2019-11-25 12:20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怀揣但愿教诲改良再度出发:以民为本 不破不立

 

图表:我国将开展教诲改良10大试点事情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吴晶)2010年7月,《国度中恒久教诲改良和成长筹划纲领(2010-2020年)》公之于世。这份历时两年拟定的教诲大纲性文件不只承载着教诲事业在改良中成长的履历,更明示着新一轮教诲改良锐意前行的但愿。

  以民为本:教诲改良惠及民生

  “十一五”期间,有这样一天令世人难忘——2008年9月1日,全国城乡义务教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去,意味着中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诲。

  这不只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当局为改进民生而实施的重大政策,更是教诲事业成长永载史册的劳苦功高。

  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十一五”期间,我国当局加速了成立健全家庭经济坚苦学生扶助政策体系的步骤。

  2006年,“国度将义务教诲全面纳入财务保障范畴”写进新修订的义务教诲法。通过成立中央和处所分项目、按比例分管的农村义务教诲保障机制,国度对率先实施改良的西部农村地域义务教诲阶段学生免去学杂费,还补贴学校公用经费、维修改革校舍、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投止生糊口费。

  2007年春,“免杂费、免书本费、慢慢补贴投止生糊口费”的惠民政策,推广到中东部地域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

  2008年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区市和5个打算单列市举办免去都市义务教诲学杂费试点。

  2008年秋,免去都市义务教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畴内实施,惠及全国2.59万所都市中小学的2821万学生。

  在义务教诲阶段,我国用“三年四大步”的筹划,实现了西方发家国度需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气完成的方针。

  为了兑现教诲公正的理睬,我国教诲改良迈出的每一步都力度空前,影响深远。

  我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劈头成立了以国度助学金为主,辅之以学生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校内奖学金,学校减免学费的扶助体系;在公办高校成立了国度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财务贴息)、勤工助学、非凡坚苦补贴、学费减免有机团结的扶助体系。

  为此,每年各级财务预算经费和学校布置助学经费到达500多亿元,受到扶助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档学校的家庭经济坚苦学生别离为1600万人和400万人,别离占在校生总数的90%和20%。

  教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石——这是已往5年间,宽大公众耳熟能详的当局理睬,更是他们切身感觉的暖和工程。

  针对每年高出1亿的进城务工就业的流感人口,国度出台了僵持以流入地当局打点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对农夫工后世接管义务教诲实行与内地学生同等看待的政策。2009年,农夫工随迁后世在流入地小学初中就学人数到达997.1万人。

  推进教诲公正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诲事业改良与成长的突出亮点。正如世界银行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中期教诲希望评估陈诉所指出的:“民众教诲的提供也变得越发公正。一个民众财务体系已经成立以满意弱势群体的教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水平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诲成长的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