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强省如何位列教诲强省——
广东打造“南边教诲高地” (存眷教诲改良新亮点(2))
本报记者 贺林平
广东中山孙文眷念公园,近百名广东省各地中小学生在快乐地游戏。 明剑摄
从上一期始,本刊推出贯彻落实全教会和筹划纲领精力系列报道。第一篇存眷上海教诲改良和成长的新环境、新亮点,文章刊出后,引起读者热烈回声。
本期,本刊继承存眷各地落实筹划纲领精力的新办法,聚焦在将来十年,旨在打造“南边教诲高地”的广东,以期引起存眷和接头。
——编者
◆让“经济巨人”辞别教诲成长“短腿”
◆教诲基本不牢,科学成长计谋将成“蜃楼海市”
◆实现从造就技术人才到造就高技术人才的超过
中考690分!足以进入广州市重点高中就读的分数,林苑羚却出人意表地选择了内地一所中职学校——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如今开学一个多月,这名刚13岁却颇有想法的小女孩,给远在普宁故乡的怙恃写信,“在这里进可升学、退可就业,是适合我的成才之道。”
高分考生弃高中读中职,连年来成为广东教诲一个独具风范的现象。
这种现象,由广东勉励职业教诲成长和程度晋升的政策创新办法所催生。从本年起,广东又选取15所高职院校奉行“自主招收中职结业生”,并同时开展面向应届初中结业生的“中高职三二分段”招生试点事情。将来两年,广东高职继承扩招,到2012年在校生人数将与本科院校相当。
这种现象,也与广东教诲综合改良和成长的方针思路相一致。站在经济社会转型进级、科学成长落子机关要害当口的广东,却面对高技术、创新型人才的严重缺乏,这一定要靠教诲来办理。
走过30多年改良开放过程,站在成长“排头兵”位置的广东,但愿通过改良,推进教诲事业优先成长、科学成长,破解经济社会成长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求与造就本领不敷的抵牾,尽力建树“人力资源强省”,为“下一个30年”继承挺立科学成长的“桥头堡”打下坚硬基本。
前一个10年
□和经济成长对比,教诲有着明明的差距
“固然有几缕阳光顺着高高屋顶上的透光孔射进讲堂,但凹凸不服的地面,不时散落土渣的坯墙,照旧将整个讲堂险些包裹在湿润的土壤中。一道薄墙将百余平方米的空间一分为二,顽皮的孩子们在墙上掏出了一孔大洞,使土墙原本的隔音成果完全失去了浸染。71岁的廖国良,是这里惟一的老师。”2008年12月25日,一位网友发帖对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旧塘小学作出这样的描写,并还冠之以“广东省最破烂学校”的名号。
“广东有那么穷的处所吗?”固然“第一经济强省”的光环,使很多网友对此描写将信将疑;固然颠末这两年的大力大举度投入,这种“麻雀学校”在广东已不复存在,但“经济巨人”在教诲成长上的“短腿”却是千真万确、铭记人心的。
汗青上,广东曾是“教诲落伍省”,“2009年,广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9%,同期江苏到达90%,这说明我们劳动力的素质不如人家;高档教诲毛入学率27.5%,同期江苏省到达40%,这表白我们高条理、创新性人才造就不敷;全省主要劳动年数人口平均受教诲年限9.7年,仅略高于全国9.5年的平均程度;我们现有两院院士22名,远远落伍于江苏的92名,甚至与西部省份陕西对比,只是人家的一半不到。这种差距,让人备感压力。”广东省教诲厅厅长罗伟其扳着指头找差距。
“广东经济上很有冲劲,但在教诲上其实是很守旧的。”华南师范大学民众打点学院传授王红汇报记者。
什么导致了守旧?一位多年存眷广东教诲成长的专家阐明,改良开放前30年,广东的成长主要靠斗胆闯、斗胆破,政策松绑,机制搞活,成长的也主要是劳动麋集型财富,因此更强调劳动力的数量而非质量,对高条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明明;并且广东经济发家,就业时机多,可以或许吸引全国的劳动力、人才聚积,形成洼地效应,因而在成长教诲上的需求也相对不足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