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北大招办释疑"校长推荐制"中学要切合北大精力

2019-11-25 12:25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为何本年申请资质的中学锐减? 为何每所中学推荐名额降至3名? 具有推荐资质中学的选择尺度是什么?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备受存眷的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推出2011年相关政策后引起诸多疑问,如:为何本年申请资质的中学锐减?为何每所中学推荐名额降至3名?北大选择这些中学的尺度是什么?怎么确定每所中学的推荐数量?对此,北大招办认真人举办了表明。

  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010年度只在13个省份试点,其时却有400多所中学申请资质,本年申请2011年度相关资质的却不到200所中学,是不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理念并没有获得认同?对此,北大招办认真人暗示:“判定是否获得认同不能通过对申请中学的数量举办简朴较量得出结论。我们留意到这样一个评论:‘北京大学率先实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时引起不少争议,但此刻看来实际结果应该不错。同济大学最近暗示也将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且条件比北大更宽松。可见这种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法逐渐获得了各方的承认。’”

  2010年一些中学最多得到5个推荐名额,2011年降为最多推荐3个名额,这个中包罗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北大是不是对这些学校推荐的生源质量不承认?对此,这位认真人暗示,从2010年登科环境看,首批得到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候选人很是优秀。2011年度推荐名额最大值下降是因为总名额从13个省份推广到全国31个省份,中学数量也由39所增加到161所,但最多推荐名额只从92名增加到210名。别的,2011年度还对农村地域、边远贫困地域和民族地域的中学和学生给以了出格存眷,这使得原有中学的推荐名额在必然水平上被“稀释”了。

  那么,北大选择这些中学的尺度是什么?怎么确定每所中学的推荐数量?对此,这位认真人暗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质,是在维护高考整体框架稳定的前提下,努力摸索高校多元选拔登科的新途径,是实验用进程性评价替代一次性评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宽阔的视野。他说:“中学是一个教诲阶段而不是培训阶段,学生上中学是受教诲而不是作为测验呆板存在的。所以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和北大的精力文化更为临近的中学。这些学校造就的学生,该当是具有远大的抱负幻想,思维活泼,视野宽阔,基本扎实,有进一步成长的潜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分明贡献怙恃,体贴他人,而不是只会死念书,心里只有本身没有别人的应试呆板。至于推荐数量,主要按照中学办学实际环境并思量地域教诲平衡成长而确定。”记者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