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4日电 中国本年发布的教诲筹划纲领,提出要在10年内普及学前一年教诲。然而呼声日高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正成为学前教诲成长的瓶颈。为此,中国高层年内多次调研并发声,各地当局也在经营办理之道。11月3日,国务院确定五方面法子,开始从国度层面发力打破学前教诲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困难。
温家宝深入幼儿园调研 国务院法子迅即出台
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成长学前教诲问题举办调研,并与西席和家长们座谈。
温家宝调研时强调,学前教诲是孩子生长的重要阶段,影响孩子一生。对学前教诲要加大投入,拓宽投入渠道,既有当局投入,也有民间投入,发挥协力,形玉成社会支持学前教诲的气氛。
就在温家宝调研后的第二天,国务院常务集会会议当即出台成长学前教诲详细法子,包罗扩大学前教诲资源;增强幼儿西席步队建树;加大学前教诲投入;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诲事情的指导;完善法令礼貌,类型学前教诲打点五个方面。
集会会议提出,从本年开始,国度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域村子幼儿园建树。同时,集会会议要求,3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主干西席举办国度级培训,各地在5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西席举办一轮全员培训。
集会会议指出,学前教诲仍是各级种种教诲中的单薄环节,教诲资源严重不敷,城乡成长不服衡,师资步队不健全,一些处所“入园难”问题突出。必需充实认识成长学前教诲的重要性和紧要性,把成长学前教诲作为保障和改进民生的重要内容,凭据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僵持当局主导、社会参加、公办民办并举,废除体制机制障碍,成立包围城乡、机关公道的学前教诲民众处事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管根基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诲,促进幼儿康健快乐生长。
“入园难”呼声已久 中央高层多次发声
固然国度层面的法子在总理调研后接踵而至,但这个中却非一夕之功。连年来,“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此起彼伏,不单困扰着浩瀚适龄儿童家长,也引起高层的高度存眷。
2009年中国粹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投入不敷、资源短缺、城乡成长不服衡等因素恒久制约中国粹前教诲的康健成长。
媒体观测发明,部门都市幼儿教诲普遍存在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南北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问题。“入园难,难于考公事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坊间传播的顺口溜,折射出学前教诲的难过排场。
中国青年报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400人举办的一项观测显示,78.5%的人感受周围存在幼儿园入园难的环境,个中33.8%的人说这个环境“很普遍”。
专家阐明指出,“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很洪流平上是公办园和社会气力办园比例不妥,教诲投入比例过低,这反应出有关部分对学前教诲的定位存在问题。 当前,学前教诲的基本性、民众性和公益性被忽视,相关部分过于强调非义务性。雷同“社会为主、公办示范”的办园思路,将举行学前教诲的主要责任推向社会气力和市场,由此导致当局投入严重不敷。
针对上述环境,中央高层多次发声。在本年7月进行全国教诲事情集会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敦促全国城乡学前教诲普遍成长,公办民办并举,办理群众反应强烈的“入园难”问题。
国务委员刘延东当月在贵州、浙江、北京考查幼儿园时亦强调,要大力大举成长公办园,努力扶持民办园,重点成长农村学前教诲,扩大学前教诲资源,首先办理好“入园难”问题。
多地已脱手解题 中央当局开始发力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多地业已出招破解。
北京市教委暗示,北京市将来3年将投入近15亿元用于办理“入园、入托难”问题。此后3年内将新建及改扩建600所幼儿园,将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90%建树为公办园。另外,北京将在3年内实现90%以上来京务工人员后世义务教诲由民众财务“买单”。
北京市的教改纲领更是提出,到2020年,北京将全面晋升学前教诲的供应本领,为适龄幼儿提供富裕的入园时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到达99%,公办幼儿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
将学前教诲作为当局向市民提供的根基教诲民众处事来经营、落实,上海走在了全国前列。上海不绝扩充教诲资源,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配合成长的名堂,一系列办法对缓解“入园难”正发生重大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