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祖孙三代筑梦教育 教书育人薪火相传

2020-10-22 09:15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曹立言 图/文)2006年9月10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仅仅是众多教师节中的一个,但对于曹立言一家而言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全家祖孙三代同为教师的第一个教师节。为此,祖母白琼芳张罗了一桌饭菜,自1979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以来,这是她第一次在教师节做这么多菜。祖父曹宏难得地斟上了一杯葡萄酒高兴地说道:“立言,今天是你当上老师的第一个教师节,现在我们全家都能过教师节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饱含着三代人对教育事业的执著。

  祖辈的足迹

  祖父曹宏,四川汉源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毕业后本着报效桑梓的想法回到了家乡汉源富林,在汉源富林师范任教。由于对家乡历史和人文的喜爱,逐渐开始研究历史、地理。解放后,由于工作调动,携妻儿来到了雅安,继续投身雅安教育事业,雅安师范校、雅安中学、雅安市田家炳中学(原雅安一中)、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原雅安二中)等多所学校的校园里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所有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印象都十分深刻,他们都说曹宏老师的地理课幽默风趣、知识剖析到位。但只有家里人才知道,为了讲好一节课,准备好一套题他往往要伏案一整天。长期从事史地研究使得他对本土史地知识了如指掌,无论是他的学生来家中求教还是晚辈来求知,他都一一详解,如数家珍。为了给后人留下知识财富,他先后著有《雅安地理》、《雅安地区自然地理志》等专著。在家的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看书、写书、备课、改试卷,哪怕他去世前的一个星期依然笔耕不辍,他的人生座右铭“休空去,莫白来”深深地影响着家里的所有人。

  祖母白琼芳,四川汉源人。随曹宏老师到雅安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对她来说,熬夜改卷、远足家访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对学生的熟悉使得她到退休后都能一口叫出每一届每名学生的名字。

  979年,由于大跃进时留下的腰伤原因,她选择了提前退休在家操持家务。教师的收入非常微薄,为了使家里能省下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她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事。她对家中的所有器物都特别爱惜,因为用得时间长一些也能节约不少开支。至今,家中依然有好些使用了五十年的器具,二三十年的器物比比皆是。直到现在,白琼芳老师依然保持着很多节约的习惯,她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半个家。

  父辈的继承

  父亲曹宪的人生很坎坷,也很丰富。幼年因粮食关食物不足患上肿病差点丢掉性命,少年时为了补贴家用经常上山砍柴,下河滩背石头,青年时当知青到蒙顶山茶场采茶护林,期间在一所村小上课开始了他人生的教育之路。1979年,知青返城后他到了雅安市田家炳中学(原雅安一中)当了一名实验员,从小经历的苦难和祖母的影响使得他既勤俭节约又一丝不苟,实验室的器材坏了,他自己拆下来修理,所有器材分类编号登记归档,从未出现一次错误。1989年,由于工作调动,他前往了政府部门,直到2003年他再次回到教育事业,调到雨城区教育局。时年快50岁的他为了工作,学会了电子文档、电子表格,严谨的工作使得他获得了领导和同仁的认可。

  母亲张忠秀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多年的幼教使她有很强的爱心,凡事总能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

  孙辈的延续

  孙儿曹立言出生在八十年代,虽然是独生子女却从来没有被娇生惯养过。还没上幼儿园那会儿,曹立言就跟着祖父跑了很多学校,他比别人更早知道什么是读书,从小爱问的他总是向祖父询问着大自然的奥秘,而祖父也竭尽所能地回答。随着年龄的增长,曹立言知道祖父是一名教师,经常看到祖父上课和批改试卷的他总会拿着祖父的红笔说道,以后一定要当一名教师。读小学后,父亲的严谨使得他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父亲总是要求每天做完作业才能玩耍,做错的题也一定要改正,虽然成绩不是班级里的前几名,但一直稳定在中上。课余时间,曹立言虽然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但最喜欢的还是陪着祖母做着家务,压红豆做红豆沙、推石磨熬青豆汤、扇凉面,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对这些工序记忆犹新。

  2006年,曹立言大学毕业后考上了教师,自此,祖辈、父辈的教育之路得到了延续。从小受着祖父的熏陶,父亲的教导,曹立言迅速适应了教师身份,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学校骨干教师并收获了爱情。2009年,曹立言娶了同校一位女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岳父、岳母同样也是教师。

  2012年女儿诞生,曹立言和妻子商量,将来女儿也要学师范,将家族的教育事业继承下去。(雨城区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