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小县城如何办好“大教育”

2020-12-14 13:45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有毛南族人6.45万,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70%左右。今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如果说脱贫已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么环江举全县之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则是当地放眼未来的战略之举。在这里,学校校舍是最美的建筑,越是乡村基层教师,工资待遇越高。为了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当地还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教改之路。


  “现在我们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家长送孩子读书的积极性高多了。”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中学校长黄有顶,已在这所乡镇中学坚守了15年。他曾婉拒去县教育局当副局长和去一所县城中学当校长的机会,在他看来,“在城里可以办优质教育,在我们乡村一样可以”。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环江县有毛南族人6.45万,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70%左右。2019年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8%,今年5月退出贫困县序列。

  如果说脱贫已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么环江举全县之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则是当地放眼未来的战略之举。记者在这个桂西北小城采访时了解到,尽管环江县的财政收入较低,但教育投入连年递增。在这里,学校校舍是最美的建筑,越是乡村基层教师,工资待遇越高。为了提升综合教学水平,当地还探索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教改之路。

  再穷不能穷教育

  下南中学是毛南族聚居地下南乡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毛南族学生占87%。校长黄有顶还记得,2005年9月他刚来任教时,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孩子明显比周边乡镇的同龄人矮小。

  下南乡干旱缺水,当时学校的厕所没有水冲,一到夏天,校园里都是刺鼻的味道,教师平时要拎着桶到校外提水。交通不便,加上教师宿舍破旧,黄有顶当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想办法留住教师,“教师从前都住在又小又潮湿的瓦房里,这样的条件下要用情感留人,两三年是可以,时间长了就难了”。

  如今,下南中学已改头换面。群山环抱中,有白墙黑瓦的民族风格教学楼、现代化的硅PU运动场、沿着校园石阶顺流而下的人工瀑布、用毛南片石和古石条砌成的后花园院墙……走进校园,如同置身于毛南族特色的园林中。

  “这些年,国家通过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不读书的情况不复存在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极大改善。”黄有顶说。

  黄有顶是壮族人,但他来到下南中学后,很快被当地的毛南族文化吸引。毛南族人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下南乡古时有多处私塾,百姓以送子弟入学为荣。

  “毛南族有这样优秀的历史传统,我们要做的就是给环江的教育添一把柴、加一把火。”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县里的财政再困难,但在教育方面不能吝啬,因为教育不仅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也能改变一个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

  为了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环江县从2014年到2019年,共投入11.01亿元用于教育项目建设。2018年,环江县通过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2019年该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74%,进城务工子女入公办学校就读率达100%。

  作为环江县教育扶贫的重点工程,环江县思源实验学校由县财政投入近亿元,加上香港爱心机构和深圳福田区政府捐助近2000万元建成。这所学校主要招收农村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学生以及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拥有不逊于大城市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楼及运动场所,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思源实验学校校长蒙继烟说,该校3072名在校生中,有612人是贫困家庭学生。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免费营养午餐,贫困家庭学生还享受各类政策补贴,毛南族学生每人每年有300元的补助。

  在环江高中的4600多名在校生中,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学生有近千人。近年来,环江高中一本上线率连年增长,位居河池市同类学校前列。由于教学质量突出,这所学校每年还吸引数百名周边县区的学生前来就读。

  为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投资建设了新校区。县政府还将人才引进政策向这所公办高中倾斜,每月发放3000元的额外补助,吸引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毕业生到该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