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公考战火持续!犀鸟教育获近亿元融资要做赛道“破局者”

2021-07-28 10:36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教育行业也需要'潮牌'。”

公考机构犀鸟教育近日完成了来自正保远程教育的近亿元A轮融资,犀鸟教育创始人兼CEO丁亚告诉芥末堆,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教研、技术研发和小机构整合三个方面。

犀鸟的目标用户是大一至研三(或大学毕业三年内)的95后年轻人,公司为这一追求个性的群体提供差异化的“补差”培训,希望能成为受年轻人喜欢的公考“潮牌”,做赛道的“破局者”。

致力于通过精细化数据运营降低获客成本,犀鸟想要用数据和算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在下沉市场,犀鸟采用“自营+加盟”的模式,为加盟分校提供品牌、流量、教研体系以及资金支持,并开放线上平台,提供老师。

未来,犀鸟立志做“95后细分赛道的龙头老大”,“目标人群参加什么考试,我们就做什么业务。”

瞄准95后用户,个性化“补差”

犀鸟教育成立于2016年,2019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做公考业务,课程包括公务员、军队文职、事业单位等“大公职类”考试培训,目前拥有大约20万注册用户,9万多名付费用户。

近几年,“公考热”在升温,公考机构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今年,粉笔、导氮都完成了大额融资,而头部企业正在加速“争抢”下沉市场。选择入局这一赛道,曾担任过华图教育联合创始人、运营副总裁的丁亚并不想隐藏自己的“野心”——要做行业“破局者”。

“一个行业要变得成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重度垂直,人群开始细分。”据介绍,犀鸟教育的目标用户是大一至研三(或者大学毕业三年内)的年轻人,“目前主要就是95后群体,”他表示,这一群体是公考的“主力军”,也是犀鸟选定的“优质用户”。

图源:“犀鸟课堂”App

丁亚说,大部分考生的第一次公考都是从应届毕业那年开始的,很多人可能第一年没考上,后续再继续考。而毕业三年内,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尚未确定,考公的意愿仍然会比较强。犀鸟想要做的就是用户从大一到毕业三年这7年的生命周期。

“95后希望的是活泼、个性化、自由被尊重,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服务。”犀鸟希望能成为公考赛道的“潮牌”,满足年轻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服务”的其中一个核心便是“补差”。丁亚透露,现在公考培训机构每年课程的修订率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学员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继续报名培训,学的课程大部分都是重复的。”而犀鸟则通过分析真题和用户的成绩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差”训练,“比如我们发现有用户去年有20%的知识点没有学会,那今年他在犀鸟只需要付较少的学费专门学这20%的内容就行了。”

通过“补差”,犀鸟能满足学员的个性化“提分”需求,帮助他们提高备考效率,“学员不需要学重复的内容也不需要花很多钱。这样一来能提升学员的复购率,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丁亚认为,这正是犀鸟与行业其他机构最大的区别。

精细化数据运营降低获客成本

包括公考在内,整个成人职业教育赛道的获客成本都很高,而用户的生命周期却很短。在丁亚看来,下半场,教育公司一定要能通过精细化的数据运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从而控制成本。“这就是AR、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玩法。”

犀鸟通过大数据算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据进行拆解,将学生归类,“把有共同特质的学生放在一起,由一个老师去带,从而减少老师端的人力成本,同时也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

课程方面,犀鸟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的形式,线下的培训、辅导都需要线上的训练来“辅助”,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依托的便是数据和算法。线上平台包括“犀鸟课堂”App和小程序等,均由犀鸟自己的团队研发。

作为一家“以线上驱动”的公司,犀鸟的流量来源于全网。关于获客方式,丁亚坦言,“投放是最省事的,但前提是要有钱,犀鸟作为一家小公司,暂时不能允许资金有‘浪费’,目前做得比较多的是异业合作,置换流量,包括品牌联名、跨界等。”

图源:“犀鸟课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