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寒门宣讲团”:帮助千万个过去的自己

2020-12-28 09:33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从初中到高中,家境贫寒的王倩都是老家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张明乡的“全乡第一”。她告诉自己,家里穷更要好好读书,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由于中考考了全乡第一,王倩成为“阳光班”的一员,享受学费、住宿费全免,每个月还有200元政策补贴。

  2015年,王倩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整个张明乡。可是来到北京上大学后,她才发现,大学生活竟然如此难以适应。之前从来没有说过普通话的王倩,一开口说话就觉得别扭,生怕被人笑话。

  王倩还记得,第一次上计算机课的时候,她不会开电脑。老师上C语言和JAVA编程课,对她来说就是一长串字符在电脑屏幕上来回滚动。此前,王倩只有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用过一次电脑——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点了几下鼠标。

  来自甘肃农村的韩储银也遇到了类似的状况。初入清华大学的时候,韩储银的普通话里夹杂着浓浓的西北味,他的室友曾笑他分不清楚前后鼻音,他也自卑得不敢主动和“城里人”讲话。

  韩储银的家在甘肃省静宁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祖祖辈辈务农,他也从小就熟悉了牧羊放牛。小学六年级时,韩储银开始下地耕作,头戴一顶草帽,手握一杆长鞭,再扛一架木犁,牵着两头老黄牛在烈日炎炎下耕地。

  这样的生活环境与在城市里长大的同学们截然不同。韩储银深深感受到自己和同学们的差距,他感叹“清华里大神太多了”。他曾因3个小时解不开一道数学题,在深夜里痛哭;还因为不会做PPT,凌晨5时跑到学长宿舍请教。

  经过不断的锻炼与实践,王倩和韩储银都发现,学习掌握一门新的技能并不困难。王倩说:“觉得不行的时候就努力学,自卑也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韩储银和王倩,都加入了“雁行中国”公益活动。“雁行中国”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寒门宣讲团”,这个宣讲团里的成员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寒门学子”,他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2所高校。

  每年暑期,加入宣讲团的新成员都会到河北、重庆、陕西等地的多所高中进行宣讲,给高三学生分享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考试技巧等。参加宣讲团将近5年时间,曾依靠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王倩说:“帮助别人,就像是在帮助过去的自己”。

  虽然韩储银也曾感到自卑,但他觉得正是土生土长的自然环境,磨练出自己坚强、乐观、不轻言放弃的性格。和许多跟自己家庭背景相似的学生聚到一起,他发现有的人沉默寡言,表现出极度的自卑,甚至会觉得走在路上,别人都在偷看自己,对自己指指点点。有的寒门学子为了不让同学发现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放弃申请学校的助学金。

  2015年8月21日,对韩储银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邱勇校长致辞演讲。韩储银和3000多名新生一样,正在认真聆听,突然间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邱勇说:“昨天在新生报到的现场,我见到了来自甘肃的韩储银同学,他出生在农村家庭,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小学时,他每天上学要翻两座山、蹚一条水沟;初中时,冬天夜里在没有暖气的宿舍里冻得睡不着,他就去操场上读书;高中入校时,他被毕业生光荣榜上‘清华大学’四个鲜红的大字吸引,从此立下‘上清华’的志向。今年他入选清华‘自强计划’,并在高考中获得全省理科第三名。”

  韩储银的求学之路虽然艰辛,但是充满了温暖。初中时获得了一位北京女士的资助;高中时,他获得了浙江省一家公益基金会的资助。韩储银一直有个心愿:等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要为家乡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王倩也有同样的愿望,她高中时享受免收学费、住宿费的政策,大学时申请助学贷款,获得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从上大学开始,王倩就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兼职当家教老师,到公司实习,王倩通过自己的努力挣生活费。有的时候,王倩还会给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书的妹妹一些零花钱。

  “没有国家的资助政策,我们兄弟姐妹可能都没钱上学。”一直以来,王倩都想做些什么帮助别人,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2016年,王倩听了一场雁行中国的宣讲会,她十分认可雁行中国的理念,选择加入,成为宣讲团的一员。从校园负责人到北京总负责人,王倩已经在雁行中国度过5个年头,组织参与十几次活动。

  王倩喜欢当老师,她给很多学生上过家教课,当听到学校有支教保研的名额时,王倩立刻报名。2019年6月,她和同校的6名学生,来到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第一小学支教。